近年来,AI在五子棋领域的应用越发广泛,尤其是在开局研究方面提供了全新视角。传统陷阱型开局曾被视为速胜法宝,如今却因AI解析下的“破局路径”而争议不断。本文结合2025年五子棋大师杯中数场AI辅助对局,分析陷阱开局的实战可行性。
所谓陷阱开局,指的是利用对手贪势或误判而设置的“表面连五”路径,比如经典的“三三假活”,在对局前20手内诱导对手落入禁手线内。
在本届比赛中,棋手王诗桐尝试使用陷阱型“边二转中四”对局AI程序“GenRen-5”,在第18手出现了表面上形成双活结构的走法。然而AI并未陷入诱导,而是精准识破“假活点”并迅速封杀,最终仅用45手便破解陷阱获得胜利。
从多个测试样本分析,AI在开局前30手的识破率高达94%,而人类棋手识别率仅为62%,这也说明了“陷阱开局”在面对AI或高水平棋手时的风险极高。
但在普通赛事或对业余选手时,陷阱开局仍然具有实战威胁性,尤其是初学者往往在快速节奏下无法预判其中深意。
综上所述,陷阱型开局可作为特定场合的变招,但不宜依赖过度。未来五子棋训练中,更应注重结构稳定性与中盘布局的连贯性,才能在AI辅助时代立于不败之地。